复旦、上交、上财等上海地区院校金融硕士对比
编辑:科兴考研 来源:科兴考研网站(ksingky.com)
上海---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中国第一大都市,金融中心。各大金融机构都会在上海设有总部,遍地的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比如高盛大摩等投行甚至只在上海北京招聘。上海的金融就业薪金水平也很高,一般研究生就业平均月薪起薪都在6000以上。要是复旦交大财大的优秀经济金融类研究生,起薪都在一万以上。未来的上海定位是亚洲乃至世界性的金融大都市和金融中心,国家也在用各种政策和行动在支持,比如上海自贸区,上海深水港等等。所以上海金融业的前途是非常激动人心的,这也是上海高校金融研究生报考竞争激烈的原因所在。比如复旦和财大的金融研究生保录比一直保持在10:1以上,部分专业和年份甚至会在20:1以上。
上海招收金融专硕的学校有6所(2015年之前,现在又增加了几所学校如上外,华理,东华,上外贸,上理工等等 ),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下面我们就报考难度和就业情况一一分析。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有四个学院招收金融专硕,分别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学院和大数据学院。
经济学院:
从难度上来说,经院一直是竞争最激烈的,报考人数最多,录取人数最多,复试分数往往也是也是最高的。今年(2017年)报考人数还没出来,统考录取了101人,含基金和非基金方向。基金方向背景分在16年就已经取消了,部分本科一般的考生无需太过担心。复旦经院的就业不是上海最好也是最好之一了,每年经院的毕业生都有进入各大投行券商的,各大银行和外企是主流,四大会计和一般银行是垫底。
管理学院:
管院走的是国际路线,对英语要求很高,复试就一个面试,5-15分钟的全英语对话,专业问题和其他问题都问,现在复试流程越发向实际的求职面试形式靠拢,特色是分组讨论,金融专硕和国际商务硕士一起进行分组和复试。招生的原则是宁缺毋滥,招不满也不会调剂,还要继续刷人。读研的时候有国外交流的机会,格调很高,和上交的高金比较像。就业也是十分的好,走的是少而精路线。17考研中,管院金专继续高推免的路线,并且财务管理方向只招收推免生。超高的招生要求带来的是超高的就业质量,从管院公布的16届毕业生就业报考来看,管院的就业质量相比经院有过之而无不及,像运通,美林,摩根,中金等均有毕业生进入就职。报考的高难度,带来的回报也非常丰厚,这一点在管院展现的很直观。
数学学院:
名气、人脉均不如经院,但就业并不逊于经院。今年复试线400,最后录取6人。在国外数理金融很吃香,也是未来中国金融业的趋势。再说了,复旦数院基本稳居全国前三,实力强大。大家不要以为数院学的全是数学,很苦逼。事实上,数院的金融硕士和经院、管院的只是研究方向不同罢了。保险精算、衍生品定价等等这些高水准的技术活都需要数学,多学点数学只会有益无害,况且很多金融课是在经院上的。建议理工科背景的同学报考,复试占比50%,基本只考数学,当然了专业课也会有所涉及,英语基本走过场。大家可以直接报考,数院到14年都有调剂,不过从15年数院的就业出来之后,热度一下上来了,从此调剂成为历史,并且现在也走上了类似于管院、交大安泰的路子,以推免招生为主,统考名额占20%左右。
大数据学院:
新成立的学院,范剑青老师任院长,师资力量很强。有很多从经济学院等其他学院过来的老师,也很多海外博士。是个涉及统计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的新星学院。这个学院的优点是交叉学科,金融+互联网的最强组合。2018年首次招收金融硕士,初试分数390,6人达线,其余9人源于经济学院的调剂申请(25人申请,他们的分数在390-394之间)。复试流程和复试内容和经济学院基本一致。
总体而言,复旦大学的金融可以说是中国排在前几位难考的,来考复旦大学金融的都要做好二战三战准备的。之所以复旦大学的金融一直这么热门,无外乎复旦大学的名校效应,金融业的高薪诱惑以及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吸引力。但是要看到的是,复旦大学是个很人性化,很为学生考虑的学校。来上海考研的学子都知道,复旦大学是上海开放自习室最多也是最好的学校,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学生齐聚复旦,在复旦大学各个考研自习室里复习,很多天南海北的人就这样慢慢认识的,自习室的空调和热水都是免费提供。每年复旦的一些专业都会随报考人数的增加而扩招,为了尽量保证优秀的学生被录取,复旦是上海这边为数不多的经济金融学类还招调剂的学校,比如数院这几年一直在接受经院和管院的调剂生,经院的国际贸易等专业也接受金融的调剂生。真的是很为学生考虑,可谓是业界良心。来过复旦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复旦大学是个很大气很开放的学校,讲座多,活动多,美女也多。校园很漂亮,大片大片草地和高高大大密密麻麻于马路两边的梧桐树,夏天的复旦校园,几乎看不到太阳,都被树叶遮挡,整片整片的树荫,很凉快。这边留学生也非常多,一群一群的白人,还有很多韩国人。复旦真的是一个很适合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很包容很自信。有梦想和追求的同学,都应该报考复旦,哪怕只是尝试一下。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招收金融硕士的右两个学院,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和高级金融学院
上海交大是为数不多的金融专硕考英语一数学一的学校,相当高大上。
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仅面向免推生进行选拔,仅说金融专硕。
今年专业课单科线为80分,复试线为341分,过线22人,实录12人。
分析:
1.学硕专业课(841)难度大幅上升,并且学硕中金融学方向已经改成硕博连读学制,只从推免生中招生。进入复试同学中,外校生与上海交大本校生的成绩中值的差距,往年在20至25之间,如今渐缩至5至10之间。因此,难度加深有利于上海交大本校生,这必然会成为将来命题的趋势。
2.土著在复试中确实有加分因素,而且非常大。但是土著并非指上海交大出身,而是指安泰出身。上海交大其他院的多位同学被刷,其中第3名408分被调剂至专硕也是上海交大出身。安泰本院的同学尽量报考安泰的学硕吧,风险很低,3个专门留给你们的名额,过线5分就可以读学硕,压线也可以读专硕,不过现在统招名额中没有了金融学方向,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其他同学即便初试分数再高,他们也不是跟你竞争。
3.金融专硕按照原先的招生计划,只剩4个统招名额,加上学校增补的8个名额,17考研一共有12个统招名额。压缩学硕扩招专硕,这是一个趋势,主要是经济学院想多收学费(经济学院比管理学院穷很多)。学硕免学费,专硕12.8万。培养时间学硕比专硕为3:2,占用师资时间为2:1(因为最后一年大家都实习工作了,因此各去掉1年)。因此减少1个学硕能增加学费收入20万至25万。学院这几年来一直鼓励考生报考金融专硕,金融专硕过线即录,但考生一直不买账,都是先报学硕再调专硕。于是学院狠心将经济学硕的名额压缩至9人,同是还把最吃香的金融学硕从统考招生中拿掉了,这直接导致了金融专硕竞争异常惨烈。同学们,还是从了吧。
4.金融专硕过线即录的历史将不会再有。大批原本报考学硕的会转而报考专硕,因此从2015年开始专硕的竞争非常惨烈,金融学硕统考招生取消,以及其他经济学硕缩招,使得统考竞争的战场转移至金融专硕,往年学硕竞争的惨烈场面就是今后专硕的命运。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就业也是相当相当好的,同样是少而精路线,虽然没有高金那么闪亮,但是差不多也有复旦的平均水平了。
高级金融学院:
你懂得,背景非顶级985(特指北清复交等C9名校),慎重选择!
今年高金金融专硕复试线340,15人复试,录取9人。关于高金的传说,相信大家听过不少,就业数据那是相当华丽啊,国际投行和咨询机构一大批,超过清北,全国第一。但是关于招生的事嘛,我在这里也不多说了,直接上数据吧。都是统考的数据,推免的就不列了。
2017年上海交大高金金融硕士复试及录取名单(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序号 |
准考证号 |
姓名 |
毕业院校 |
初试总分 |
备注 |
1 |
102487121717504 |
李维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60 |
不录取 |
2 |
102487121716956 |
李奕达 |
华中科技大学 |
419 |
拟录取 |
3 |
102487121701517 |
刘鸿鹏 |
复旦大学 |
373 |
拟录取 |
4 |
102487121714826 |
刘洋 |
中国海洋大学 |
354 |
拟录取 |
5 |
102487121714827 |
牛佳佳 |
中国海洋大学 |
364 |
不录取 |
6 |
102487121701538 |
莎如拉 |
上海财经大学 |
399 |
不录取 |
7 |
102487121701529 |
苏海鸿 |
上海交通大学 |
393 |
拟录取 |
8 |
102487121701540 |
汤小航 |
上海交通大学 |
346 |
不录取 |
9 |
102487121701533 |
王天奇 |
清华大学 |
361 |
拟录取 |
10 |
102487121717714 |
王渝 |
上海财经大学 |
344 |
不录取 |
11 |
102487121710099 |
张思伟 |
北京大学 |
364 |
拟录取 |
12 |
102487121701537 |
张子安 |
复旦大学 |
366 |
拟录取 |
13 |
102487121710271 |
仲楷 |
天津大学 |
390 |
拟录取 |
14 |
102487121713014 |
朱玲 |
浙江工商大学 |
363 |
不录取 |
15 |
102487121710039 |
邹勇 |
北京大学 |
394 |
拟录取 |
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上交今年(17考研)开始,安泰和高金的431专业课开始各自独立命题了,高金沿袭往年上交431的考试内容,主要还是考察微观,货银和公司理财三个部分,而安泰只考货币金融和公司理财两部分,接下来计划报考上交金融专硕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了,有条件的话尽量找找17考研的431真题,研究其中的变化和区别,尤为重要。
上海财经大学
除了上海财大的金融学院,2017年上财经济学院开始招生金融硕士,研究方向为11金融计量方向,金融学院的金融专硕招生分6个组:A组为01金融分析师、02信用风险管理与互联网金融;B组为03金工工程与量化投资;C组为财富管理;D组为上财-伯克利全球财富管理;E组为全球金融硕士双学位,F组只接收本科推免。教育部在17考研报名阶段,对于在职研究生报考的政策作出了比较重大的调整,简单的说就是在职研究生并入全国统考,拿双证,但是毕业证书上会标明非全日制。放到财大来说,这个政策影响就是伯克利方向从这一届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毕业证和全日制方向的不再相同。另外,上财也取消了应届生对于这个方向的报考限制,同时顺带把原来上海的在职项目财富管理方向改成了全日制。
2017年上海财大的金融专硕考数一的有03和11两个方向,04、05方向考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不同研究方向的复试线不同方向有所区别。下面我们一一说明:
经济学院
金融计量是2017年经济学院新设的金融专业硕士,53人报考,考政治、英二、数一、专业课431;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5,录取人数为21人,有调剂,复试需笔试计量经济学,从今年的复试情况看,笔试部分不难。
金融学院
金融分析师、信用风险管理与互联网金融方向考政治、英二、数三、专业课431;今年复试线394,共录取33人,录取最低分为395;金融分析师是目前上财金专里最热门的研究方向,竞争堪称惨烈,2017年A组报考人数达1034人,报录比达31.3:1,基本没有小年一说。
金融工程考数一、英二、政治、专业课431;今年复试分数线为385,录取10人,报录比8.8:1,复试笔试考C++。今年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大年。
财富管理考政治、英二、396经济类联考、专业课431;这个放线2017年改为招收全日制研究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1,录取人数为40人,今年A组和B组复试被刷的考生,都调剂到财富管理重新复试,基本上都被录了。由于是全日制招生,对数学水平要求不高,推免比例也比另几个方向少,下一年应该会吸引不少想考上财金砖的考生,预计报考人数会有明显增长。
全球金融硕士双学位项目考政治、英二、数三、专业课431;采取1+1+1学制,合作院校3所在美国,1所在新加坡,第二年在国外学习,对英语水平有要求,需要提供GRE/GMAT和雅思/托福的成绩,不同的学校分数略有不同,有意的同学可以去认真研究一下。想考专硕,但是又特别想出国学习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方向。今年复试线335,共录取17人,录取最低分为342。由于综合条件较多,且短期内全部准备齐全有较大难度,加上学费高昂,耗时长,这个方向短时间内预计报考人数会有上涨,但是幅度不会很大。
上财金融学硕(包括金融学、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继续招生,仍然仅招硕博连读。报考人数110人,录取6人。尽管考生人数不多,但是今年复试线远比前几年高了不少,复试线380,估计今年生源质量不错,考生能力都比较强。
上海财大近年来受到考生热捧,报考金融专硕的考生逐年攀升,报考人数1000+。虽然财大专业课的难度没有复旦那么大,但是近几年的复试线也让学生高而难攀,在上海地区金融专硕的培养,已经形成了复交财构成的第一梯度。
上财不论是学校实力名气还是就业水平和复旦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上财的金融专硕大多以一本和二本生源为主(一本和211最多),985和211不是很多。复旦则是985,211生源为主(985最多),普通一本和二本较少。就业水平复旦也是高出财大一些,复旦的金融研究生就业是以国际投行和咨询机构为目标,券商和各大银行(总部居多)为主,企业和四大会计为辅。财大的金融研究生则是以券商为目标,各类银行(总部较少)和企业为主,四大会计和其他出路为辅。不过,放在全国的范围比较,财大其实是排名很靠前的金融名校,加上上海的地理优势,就业出路不是问题,适合跨专业或者非顶级学霸的学生最佳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大的金融学在90年代的时候还是很有名的,当时有陈彪如教授等一批大牛,当时,华东师大的国际金融学学科建设处于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北有钱荣堃、南有陈彪如”的说法充分体现了当时华师大金融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现在的华师就业比不过复交财,不过近几年华师本身对金专的专业建设下了大力气,通过院系调整,成立了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把经济类的专硕都划到中心名下,从培养和就业指导方面,会更加专业。就金融学的专业水平,华师毫无疑问是可比肩财大的。华东师大身为985院校,在就业的时候也是一个门槛保证。地处上海,就业很是不错。就金融学来说,在上海的就业也是只逊于复交财,和同济在伯仲之间,不过同济已经放弃了全日制,所以华师的金融专硕现在在二档学校中独占鳌头是没有问题的。在招生上,华师近几年金融硕士复试线也在逐步提高,已经从之前340左右到2017年的370分,录取人数80人,报考人数据说突破了800人,不收调剂。金融学硕分数波动较大,官网给出的数据11年是351分,12年是368分,13年是340分,14年是341分,15年是370分,16年是358分,17年录取最低分为377。专硕的报考人数顶峰也就13年的441人,11年报考人数只有54人,那年招生52人。和复交财相比,华师可以说是考取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复习无明显学科短板的同学都可以去挑战一下。其实金融界就业情况来看,出身是一方面,个人能力是一方面。华东师大身为上海本地的985学校,出身是没有问题的,个人能力就是同学们所要努力的地方。如果同学们立志在金融界特别是上海的金融界里打拼,但是又忌惮于复交财的难度,那么华东师大不失为你一个很好的选择。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作为重点985的工科强校,学校名气够大,就业质量很好,但是工科和管理学是强项,金融不是传统优势专业,名气没有近邻的复旦财大那么响。2017年同济大学的金融学硕录取最低分为355,金融专硕复试线只有320,一部分是因为面临复交财大生源的竞争以及专硕的认可度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济大学规定金融专硕限招非全日制。在上海的金融界,就业招聘的时候,还真是很少碰到同济的人,可以说是同济金融一直没有多大动静,招生规模不大,自然也没有成规模的校友圈。但是因为同济大学的名气,加之同济也在积极地顺应市场需要,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立志在上海金融界就业的已经工作的同学,可以把同济大学作为一个可考虑的选择,另外顺便说一下,上海地区院校的金融硕士在职方向,上档次的只剩同济了,隔壁的复旦和上财都把非全日制金融硕士转移到青岛去了。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招收金融硕士的有两个学院,分别是经济学院和悉尼工商学院,每年的复试分数线是达到国家线即可。2017年悉尼工商学院的招生人数和录取分数都高于经济学院,悉尼工商学院录12人,录取最低分为355,经济学院录69人,最低录取分为346,报考难度是前面谈到的几个学校中最小的,就业情况也是6所学校中的倒数。不过作为一个后期之秀,就业质量以及报考难度与前面几所学校相比存在差距也是情理之中的。上大金融毕业生基本都是进入商业性银行和企业,会计事务所也是可以试一试的。上海大学作为一个省属211大学,名气尚可,外地的同学听到上海大学四字,立马会有高大上的感觉,上海大学的强项在于工科和艺术专业。金融学的专业实力尚可,目前发展迅速,在金融硕士方面势头明显好于像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这些部属211高校,地处上海又有上海大学之名,报考人数稳步上升,截止到16年,金融专硕的总报考人数已经突破了500人,成为继华师之后,二档学校中又一个突破500大关的热门学校。上海大学的悉尼工商学院往年基本上是上海其他高校金融高分落榜生主要调剂对象。但是17考研很奇怪,只录取了12个考生,没有接收调剂。往年每年都有一批高分落榜生调剂上海大学,而上大也比较乐于接受这些落榜的高分学生。推荐一些想从事金融行业但是自身实力不是很强想稳定录取的同学不妨可以考虑一下上海大学。
其他
这两年金融专硕发展迅速,在15-17年间,上海地区又新增了不少招生单位,我们归在其他部分讨论。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外的金融就业质量次于复旦上交上财和华师,因其英语基础最好,就业上和复交财三家形成上海金融四校。
2016年,上外金融学硕报考68人,录取8人,录取考生初试最低分359。金融专硕报考255人,录取62人,录取考生初试最低分363。
2017年,金融学硕录取最低分361,统考录取6人。金融专硕录取最低分358,统考录取68人。金融学硕对英语要求较高,一般初试英语要求60分的线,专硕单科线同国家线。
上外专业课特点在于喜欢考偏僻的知识点,难度不算大,并且由于招生年份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命题风格,所以对于有意上外的考生,基础打扎实是最重要的,以不变应万变是应对上外专业课的上策。对于数学比较吃力又想考金融的考生来说,要是觉得上财专业课太难,不妨看看上外,毕竟上海金融专硕全日制考396的,就这两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2017考研正式招收金融专硕全日制方向,招收单位是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培养地点位于上海浦东。顶着C9的光环,同时又以数理、统计见长,天然就具备了成为热门的各项必备条件。在中科大金融专硕全日制招生的第一年,复试线就到了355,从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公示来看,应该有调剂录取的考生。可以预见的是,中科大金融专硕接下来会越来越热门,忌惮复交财难度,又想考上海地区名校的考生,除了华师以外,又多出了一个选择。
华东理工大学,金融专硕招生始于2015年,这两年热度适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对比华理商学院另一个专硕会计硕士,差距相当明显。
2016年华理经济学硕复试线359,金融专硕复试线325,专硕未招满;
2017年华理经济学硕复试线370,金融专硕复试线335,专硕统考录取45人。
东华大学于2017考研正式开设金融专硕,复试线335分,不接收调剂,统考招生录取29人,录取最低分335。和华理类似,东华也是管理学强于经济学,报考热度和生源也与华理相当。对于专业实力要求不是太高,主要就是想考一个211学校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华理和东华,至于就业,应该保持理性预期。
更详细信息可咨询QQ : 744972768、2228764643、496577897
咨询科兴
是否有考研相关问题?微信扫一扫,科兴老师帮助你!
郭老师
王老师
分享
大家在看